電動輔助自行車在市場上會聽到很多人簡稱為E-bike (electric bike),也就是在傳統自行車架構上,多了馬達與電池,輔助騎士前進。
提到電動輔助自行車(電輔車或電助車),常常會聽到大家提出下面這些問題:
Q:電輔車是什麼?
人力為主,電力為輔的電動人力混和腳踏車
Q:電輔車跟GOGORO是一樣的嗎?
完全不同,GOGORO是以全電力驅車前進的電動機車
Q:電輔車時速可以到多少啊?
法規規定輔助上限為25km/hr,超過這個速度只能靠人力踩踏上去囉
Q:電輔車是電動自行車嗎?
在台灣電動自行車是沒有踏板,時速在25km/hr以下,全電力自行車,電門催了就走的喔!
Q:電輔車可以載人嗎?
電動輔助自行車歸屬在慢車,台灣法規不能在人,但可以在規定範圍內載小朋友喔
日常看到有些人有騎電動輔助自行車,總覺得續航力應該沒有很常(現在看完影片覺得羞愧XD
沒想到在國外就已經這麼普及了,而且續航力也蠻久的! 想問這種電動輔助自行車在未來會有共享模式嗎?台北就有wemo這個電動機車了,如果沒有牌照的,又不想要騎腳踏車的人,或許可以考慮這種電動輔助自行車,做一個共享模式~ (希望是可以做到啦,讓更多人知道有這樣的選擇!
謝謝版主分享!
其實U-bike已經有試著營運電輔版本的囉(但好像費率沒談攏,暫時停止),另外有些景區像是高雄駁二也有自營的無樁式共享電輔車,很多租車景點也都有小量投放,台灣比較可惜的是使用環境還是比較不完整,跟大車爭道的情況多是比較危險一點。期待越來越多人熟悉接觸之後,政府重視,環境應該就能越趨完整囉~https://kikinote.net/157392
請問那些外勞騎得算電動輔助自行車嗎?
事實上您看有踏板的在台灣都算電輔車,但台灣法規卻沒強制規定電輔車不能加掛電門,所以您會看到外籍移工有時候也能摧了就走,是一個法規的灰色地帶。
看完電動輔助自行車的幾大優點,真心覺得如果U-bike能正式推出電輔版本就好了…
每次騎U-bike遇到上坡路段都很想死…騎完隔天腿超酸的@@
現在因為電輔車的價格普遍偏高,很容易跟機車比價(台灣生活習慣不易變化呀~)。後面推薦幾個輕巧的折疊電輔車給您,那會讓通勤族最後一哩路變得更加愉快喔~~
電輔車沒有法規的話最高時速可以做到多少?
從速限討論我想是比較沒有依據的,因為可能因為不同的坡度、不同的體重,能達到的能達到的速度上限都不同。舉個例,如果兩人腿力相當,踩踏到相同時速且持續助力下,體重較重者馬達負載可能優先來到上限,在整體馬達系統的負擔能力不再向上調整的前提下,可能出現過熱而故障,整體系統保護起來。變因非常多,所以無法明確回答您時速上限為何。順帶一提,美國有位女自行車手飆出296km/hr的時數,超級驚人!!
電動車真的是個趨勢了,輕快加速的驚人呢
沒錯~完全是讓不騎車的人也能接受的美好媒介
不論是電輔車/電動車/還是電動自行車~
遲早會滿街跑,因為石油早晚會用完的~~
謝謝版主分享這類資訊
哈哈 感謝回覆,這是不同屬性的運用,有機會遇到的可以去試騎一下喔
蠻好奇他電力來源是什麼😅
是透過人力踩踏板發電還是和一般的電動摩托車一樣要去換電池呢?!
台灣似乎沒看過電輔車,謝謝版主的分享🥰
其實電力的來源的確是項電動機車一樣有外掛電池,但並不向Gogoro那樣有普及的換電站,還是以回家充電為主喔
還是有點不太懂,這個跟現在的電動腳踏車一樣的嗎~?還是差在哪呢~?
感覺會讓我想買一台XD
其實只是名詞解釋的問題,台灣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名詞了,我想您說的電動腳踏車如果是有踏板可以像腳踏車一樣踩的,就是我文章裡寫的電動輔助自行車了。
對台灣人來說可能自行車=腳踏車,但加了「電動」在台灣的法律呈述中, 『電動自行車』其實是向GOGORO一樣催油門就可以走的車,沒有踏板像機車一樣,但速限被限制在25公里。
完整又詳細的介紹!人類未來的交通工具也會以電輔車這類的設計概念做參考吧!?謝謝版主的熱情分享
歐洲很風行 台灣尚缺推廣及教育。期待更多人看見
國外似乎有比較多ebike的專門網站與youtube channel, 可否提供您推薦的優質網路資料, 讓網友在您時間有限撰文的限制下, 得以自行研究相關動態與知識, 感謝您.
國外真的很成熟,以我蒐集的資訊來源除了各家品牌官網, 您可以參考美國的 Ebike Review https://electricbikereview.com/ 真的內容超級多而且很實在
偶爾會看一下https://www.cyclevolta.com/ 再來比較進入到電系領域的資訊就是自行研究以及業界交流,比較普遍的是懂電系不懂車系,懂車系不懂電系。
希望能盡棉薄之力搭起橋樑,讓大家能夠更加了解,更知道從什麼角度去判斷車種優劣
https://ebiketips.road.cc/buying-advice 近日發現此網站有完整ebike購買與使用建議, 方方面面知識都顧及到, 也可兼顧最新產業動態.
感謝米勒大分享~希望我們彼此能持續交流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