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動輔助自行車
關於E-Bike

【電動輔助自行車是什麼?】幫你建立電動輔助自行車的先備知識

電動輔助自行車的相關提問

電動輔助自行車在市場上會聽到很多人簡稱為E-bike (electric bike),也就是在傳統自行車架構上,多了馬達與電池,輔助騎士前進。

提到電動輔助自行車(電輔車或電助車),常常會聽到大家提出下面這些問題:

Q:電輔車是什麼?

人力為主,電力為輔的電動人力混和腳踏車

Q:電輔車跟GOGORO是一樣的嗎?

完全不同,GOGORO是以全電力驅車前進的電動機車

Q:電輔車時速可以到多少啊?

法規規定輔助上限為25km/hr,超過這個速度只能靠人力踩踏上去囉

Q:電輔車是電動自行車嗎?

在台灣電動自行車是沒有踏板,時速在25km/hr以下,全電力自行車,電門催了就走的喔!

Q:電輔車可以載人嗎?

電動輔助自行車歸屬在慢車,台灣法規不能在人,但可以在規定範圍內載小朋友喔

在歐美(尤其是歐洲)等地,沒有太多的燃油機車,同時自行車騎行風氣較盛且環境友善意識較高,自行車早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傳統人力踩踏的自行車都漸漸被電輔車所取代。

而除了E-bike這個稱呼之外,準確一些還會聽到像是:

  • EPAC (Electrically Power Assisted Cycles _電力輔助自行車)
  • Pedelec (Pedal Electric Cycles _ 腳踏電力自行車
電動輔助自行車

2019 Eurobike/ Friedrichshafen /Germany

關於E-bike,有太多的名詞混亂,而台灣相關電動輔助自行車法規也很容易產生混淆,後續會獨立寫一篇文章幫助大家釐清,請先記得『電動輔助自行車的誕生是為了輔助騎士能夠更舒服、更輕鬆、更省力的享受騎行,而非完全剝奪及取代騎行的體驗及樂趣,所以沒有踩踏就沒有助力喔。

關於騎行電動輔助自行車的優點

1.保有自然的自行車騎行感受,無須牌照、駕照卻也讓人人都能安全騎行。

2.電輔車能夠大大地減輕身體負擔,如膝蓋或是身體其他部位的傷痛。

3.補足體力的不足帶你走更遠,並用最適合的速度享受更多美好的風景。

4.作為代步通勤工具,不怕揮汗如雨,同時能為環境永續發展進一份心力。

5.相比傳統自行車上加入電控元素,物聯網時代必有更多突破以往的應用。

6.更多的好處,族繁不及備載,歡迎有想法的讀者在下面踴躍留言囉!

以上分享希望能幫助還摸不著頭緒的讀者建立基礎概念,後續仍會盡力將電動輔助自行車相關知識帶給大家。

期望各位未來面臨車款選擇時,能夠擁有更多有邏輯性的資訊進行比較,找到屬於自己的愛駒,開站第一篇先祝福大家騎運昌隆!

在〈【電動輔助自行車是什麼?】幫你建立電動輔助自行車的先備知識〉中有 23 則留言

  1. 日常看到有些人有騎電動輔助自行車,總覺得續航力應該沒有很常(現在看完影片覺得羞愧XD
    沒想到在國外就已經這麼普及了,而且續航力也蠻久的! 想問這種電動輔助自行車在未來會有共享模式嗎?台北就有wemo這個電動機車了,如果沒有牌照的,又不想要騎腳踏車的人,或許可以考慮這種電動輔助自行車,做一個共享模式~ (希望是可以做到啦,讓更多人知道有這樣的選擇!
    謝謝版主分享!

    1. 其實U-bike已經有試著營運電輔版本的囉(但好像費率沒談攏,暫時停止),另外有些景區像是高雄駁二也有自營的無樁式共享電輔車,很多租車景點也都有小量投放,台灣比較可惜的是使用環境還是比較不完整,跟大車爭道的情況多是比較危險一點。期待越來越多人熟悉接觸之後,政府重視,環境應該就能越趨完整囉~https://kikinote.net/157392

    1. 事實上您看有踏板的在台灣都算電輔車,但台灣法規卻沒強制規定電輔車不能加掛電門,所以您會看到外籍移工有時候也能摧了就走,是一個法規的灰色地帶。

  2. 看完電動輔助自行車的幾大優點,真心覺得如果U-bike能正式推出電輔版本就好了…
    每次騎U-bike遇到上坡路段都很想死…騎完隔天腿超酸的@@

    1. 現在因為電輔車的價格普遍偏高,很容易跟機車比價(台灣生活習慣不易變化呀~)。後面推薦幾個輕巧的折疊電輔車給您,那會讓通勤族最後一哩路變得更加愉快喔~~

    1. 從速限討論我想是比較沒有依據的,因為可能因為不同的坡度、不同的體重,能達到的能達到的速度上限都不同。舉個例,如果兩人腿力相當,踩踏到相同時速且持續助力下,體重較重者馬達負載可能優先來到上限,在整體馬達系統的負擔能力不再向上調整的前提下,可能出現過熱而故障,整體系統保護起來。變因非常多,所以無法明確回答您時速上限為何。順帶一提,美國有位女自行車手飆出296km/hr的時數,超級驚人!!

    1. 其實只是名詞解釋的問題,台灣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名詞了,我想您說的電動腳踏車如果是有踏板可以像腳踏車一樣踩的,就是我文章裡寫的電動輔助自行車了。
      對台灣人來說可能自行車=腳踏車,但加了「電動」在台灣的法律呈述中, 『電動自行車』其實是向GOGORO一樣催油門就可以走的車,沒有踏板像機車一樣,但速限被限制在25公里。

  3. 國外似乎有比較多ebike的專門網站與youtube channel, 可否提供您推薦的優質網路資料, 讓網友在您時間有限撰文的限制下, 得以自行研究相關動態與知識, 感謝您.

    1. 國外真的很成熟,以我蒐集的資訊來源除了各家品牌官網, 您可以參考美國的 Ebike Review https://electricbikereview.com/ 真的內容超級多而且很實在
      偶爾會看一下https://www.cyclevolta.com/ 再來比較進入到電系領域的資訊就是自行研究以及業界交流,比較普遍的是懂電系不懂車系,懂車系不懂電系。
      希望能盡棉薄之力搭起橋樑,讓大家能夠更加了解,更知道從什麼角度去判斷車種優劣

發佈回覆給「DC」的留言 取消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